院里的积水排不出去,院外的雨水还在不停往里灌。主汛期大雨频频光顾,市民反映不少低洼院落发生雨水倒灌的情况,有的小区调来抽水车抽排也收效甚微。记者赶赴市民反映集中的朝阳区大柳树电源厂宿舍及大兴区绿茵花园西区进行探访。
大柳树电源厂宿舍
屋内脸盆拖鞋都漂起来了
进入主汛期,朝阳区大柳树电源厂宿舍的居民又开始提心吊胆:近几年,平房区一下大雨就积水,雨水倒灌进屋内,管线排水能力不足还导致地漏返水,屋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屋外的雨水往里涌,下水道的水也哗哗往上冒。脸盆、拖鞋都漂起来了,家里总是特别潮湿。”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平房区内空间较为局促,每逢雨势急、雨量大,积水便能没过小腿肚。仅今年汛期,李女士家就已发生3次倒灌,每次一下大雨,各家各户就要准备好盆往外舀水,或等着防汛部门赶来抽排路面积水。
8月8日下午大雨,记者赶到大柳树电源厂宿舍探访。该平房区位于王四营路北侧,住着40余户居民。只见王四营路低洼路段已经有积水,路边的雨箅子旁还停着一辆抽水车,装好水带随时准备抽排。约半小时后,积水已覆盖整段道路,水深没过脚面。
记者涉水进入大柳树电源厂宿舍,只见平房区里多位居民都穿着雨鞋,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几乎是家家必备用品,一到下大雨,平房区就积水,大家已经习惯蹚水回家。东西两侧平房之间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小路,路面已有积水。李女士告诉记者,平房区北侧有一道墙,积水无法向北排出去;南侧虽然有一条排水沟,但王四营路也有积水,导致排水不畅,平房区这条小路的积水就会更加严重,“10分钟不抽排,雨水就会倒灌进屋里。”
记者注意到,许多居民家门前都垫起砖头和木板等,有的用水泥抹出坡面,防止雨水倒灌进屋。西侧两排房屋底部可见明显的深色水渍,大门底部也留有水印,高度约20厘米。一户居民家外墙底部已经明显开裂。
记者随机进入两户居民家,屋内十分潮湿,墙皮轻轻一碰便掉落一地,墙面出现明显裂痕。李女士家的地漏就在外屋,她说下水道的污水都会从地漏返上来,很难清理。此前平房区统一在屋顶做了防水,铺了油毡,今年雨季不再漏雨了,但雨水倒灌、地漏返水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据了解,大柳树电源厂宿舍为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职工临时住房,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居民至今没能搬离这片平房区。居民说,几年前,南侧化工路地基加高后,平房区就处于相对低洼的位置,一下大雨便开始积水,每次只能依靠紧急抽排。居民多番联系属地及产权单位,始终未能根治这一问题。
王四营乡防汛办曾回复居民称,由于老旧平房区处于地势低洼处,且排水管线等公共设施老旧,一遇到暴雨,因排水管线积水饱和,该区域会有短时排水不畅,导致雨水从下水道倒灌至平房内。防汛办每年都会与产权单位签订防汛责任书,要求其做好防汛安全相关工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安排抽排设备和人员待命。但居民认为,这些都是临时补救措施,治标不治本,希望能想办法彻底解决平房区排水不畅、雨水倒灌的问题。
绿茵花园西区
小区积水让居民整夜难眠
北京日报客户端曾以《一“洼地”小区深陷内涝之困》《“洼地”小区加紧改造治内涝》为题,对大兴区绿茵花园东区地势低洼、周边雨水倒灌问题及相关治理进行过报道。没想到今年7月28日的一场大雨,小区西区又遭雨水倒灌。
“西区东门外的水开始倒灌了!”“门口的排水沟槽已满,排水口也往外返水。”“院内积水,整个小区只有一辆抽水车,这水什么时候才能抽完啊?”……自7月28日夜大雨至7月29日,多名居民因为小区积水而不敢入眠。
“我们小区地势低洼,上次治理虽然拓宽并挖深了排水沟,平时排水还可以,但雨大了还是不行,加上小区北侧的村庄、道路积水瞬时涌来,小区内的雨水排不出去,我家卫生间、厨房都进水了。”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据了解,绿茵花园小区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别墅小区,一直未连通市政排污管线,所以每家每户都建有化粪池,积水流进化粪池后又返冒,气味难闻。这位居民为查看雨情光脚踩水,“现在脚上全是水泡。”
7月29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西区东门外大路上的积水已经清完,但小区内仍有积水,一辆抽水车仍在清抽。进入一户居民家,记者看到其位于一楼的厨房、卫生间内仍有积水,四周洁白的墙壁也被浸湿,“我家刚刚装修,这下墙壁还得重新刷。”居民董先生称。
记者在小区内还看到,因积水浸泡与车辆碾轧,该小区内的道路支离破碎,连泥带水,还遍布破碎的混凝土与地板砖碎块。为解决小区道路与积水问题,居民张先生开始自筹资金重修道路和排水管线。“我已向属地魏善庄镇报告了重新修建雨水管线的事。”张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南侧有两个排水口,可将小区内积水直接引入小龙河,但或许因为曾经有个别业主将自家污水排入雨水管,属地水务部门已将这两个排水口封闭。
这两个排水口对于将积水引入小龙河、解决该小区积水问题极为关键,相关部门是否同意打开排水口?记者了解到,张先生已协调该小区道路及雨水管线重修工程开工。截至8月7日,其已向邻居募集资金150万元,“我们边筹资边修建。”他表示,新建道路下铺设的雨水管线不会对接任何一家业主的污水管,“新排水管线排水阀门只在雨势较大、积水较深时才打开,这样可有效解决小区雨水倒灌问题。”8月12日,记者自魏善庄镇获悉,该镇汛期一直在盯守,帮助小区抽排积水。目前,该镇已就打开排水口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报道反馈
万福巷15号及13号院
改下水道装竖井 下雨不积水了
“这两次下大雨,我特意查看了,发现我们这个大院没积水。”8月9日大雨初停,西城区万福巷15号院的居民刘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因院外道路地势较高,一下大雨,积水就会倒灌进院子里,多年来居民深受困扰。近两年来,属地街道、社区及房屋管理部门多方协调,采用深挖排水道、更换排水管道、挖竖井接通城市雨水管线等措施,彻底解决了15号及13号两个低洼院落的积水问题。“这次整修真是下了大力气,我们都挺满意的。”刘先生说。
万福巷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北侧,东西长约百米,北侧自西向东建有15号、13号两个大院,各住有二三十户居民,院落因历史悠久的万佛寺而闻名。此前,北京日报客户端曾对大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问题进行报道。
进入万福巷15号院院门,立时就能感到院门内的路面低了不少,沿着一条细窄的步道向北,记者看到窄道两侧的平房一间接着一间。有的平房还搭有二层,需靠简陋的铁梯爬上爬下。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我们在这个院里住了几十年,院外马路越垫越高,院子越来越低,雨一大,院内的积水排不出去,院外的积水哗哗灌进院里,再从院里灌进屋里。我家房顶漏雨,地面积水,汛期房内衣服、被褥总是湿漉漉的。”
“一到汛期,大家都特别担心下大雨,往年积水最少也得20多厘米。”刘先生说,一个下水道口就设在他家房门前,但下水道很容易被枯叶污泥堵上,所以一到下雨他就得清掏下水道。“拉开盖子,用长长的铁钩子拉着碎叶污泥一点点往外拉。不管多大的雨也得赶紧清理干净。即便如此,院子依然会积水,街道、社区及房管部门就赶来抽水。”
两处院落的核心区坐落有万佛寺,是西城区不可移动文物,目前由北京宣房公司代为管理。为彻底解决低洼院落雨水倒灌、院内积水问题,属地大栅栏街道、百顺社区多方协调人力、资金启动治理。“两处院落之前的下水道是一段段由砖瓦砌成的沟槽,沟槽较浅,排水能力也弱。”百顺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年前工程启动,但因院内道路狭窄,住户中老人又多,担心居民出入安全,维修工作难以快速推进。施工只能一段段进行,拆掉砖瓦沟槽,挖下5米深沟,换上粗大的排水管,再填土夯实,“工程量虽然不大,但只能先刨一段,建好后再开挖另一段,当天挖沟当天回填铺砖。”
万福巷13号院因为地形有利,排水改造中还设计建造了一个竖井,竖井内装了一台水泵和水位测量装置。雨一大,水位一到,水泵就自动工作。水位下去后,水泵自动停机。
截至今年7月,两个院落的水管铺修工作全部结束。相关负责人说,“以前一到下雨我们也都提心吊胆。今年终于能放心了,再也不用担心雨水倒灌了。”
记者:张淑玲
启泰网-配资入门炒股-证券配资公司-正规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